656家私募年内注销 超三成登记长达10年

  • 2025-07-25 13:52:58
  • 529

又有两家私募同日注销。7月20日,中基协官网更新2则注销信息:万盟盛世(北京)投资有限公司、北京空天君融产业投资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均因12个月无在管注销。

事实上,7月11日,中基协曾发布通报一连注销4家私募基金管理人。中基协指出,广东盈瀚投资有限公司、众石财富(北京)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、北京金安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、浙江金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4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存在异常经营情形,且未能在书面通知发出后的3个月内提交符合规定的专项法律意见书,因此注销该4家机构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。

中基协官网数据显示,截至7月20日,7月以来,已有52家私募注销。拉长时间看,含上述私募在内,年初至今则共计有656家私募注销。其中,321家私募主动注销,占比达48.93%。同期,285家被协会注销,49家因12个月无在管注销,另有1家私募为依公告注销。

相较之下,2024年同期已注销私募则达到了952家,其中525家私募被协会注销,占比超五成,296家为主动注销,占比超三成,12个月无在管注销、依公告注销情形则各有121家、10家。

这意味着,虽然注销机构总量较去年同期减少,但2025年以来主动注销的私募数量同比增长8.45%,在全部注销私募数量中的占比也有所增加,已超过了协会注销私募的数量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年初以来,不少“老牌”私募宣告离场。年内注销的机构中有204家私募均在2015年7月20日前登记为私募基金管理人。这意味着,年内注销的登记超十年的私募机构占比已超三成。

财经评论员郭施亮表示,私募纷纷注销或与市场加速优胜劣汰有关,主动注销增加反映出私募运营成本提升、竞争激烈。此时私募寻求主动退出,可能是为了避免无效竞争、加剧运营成本压力。登记时间较久的私募机构注销,或也与运营成本、竞争压力、获客成本高居不下等因素有关。

据北京商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