影石和大疆“互入腹地”, 跨界扩张积极寻求发展新增量|鱼眼·观察
- 2025-08-22 04:27:13
- 540
近日,两大智能影像龙头展开跨界“肉搏”,引发市场关注——影石创新(Insta360)宣布将发布全景无人机A1,探入无人机领域;而无人机王者大疆创新则发布全景相机,进入影石主导的市场领域。
业绩增速放缓,行业天花板逐渐“见顶”,驱使企业跨界扩张,寻找增长的“第二曲线”。羊城晚报记者采访“飞手”和相关专家,探讨两大巨头跨界背后的优劣势,以及将如何推动智能影像行业向良性健康竞争发展。
增长瓶颈下的“互入腹地”
7月28日,全景相机龙头影石创新官宣进入无人机市场,并公布影翎Antigravity全景无人机品牌,8月14日21时,该无人机产品开启公测。几乎同时,全球无人机之王大疆也官宣发布了其首款全景相机——Osmo360。双方互攻入对方腹地,背后是对增长瓶颈的“突围”。
他们都是各自强势领域的绝对龙头:影石创新连续六年蝉联全球消费级全景相机市场冠军,而大疆则在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份额超过70%。
但是,当主营业务增长“见顶”,迫使两大龙头跨界扩张以寻求增量。
对市占率接近70%的影石创新而言,它正在逼近行业增长的天花板。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,全景相机行业整体规模比较小,2023年全球全景相机市场规模为50.3亿元,预计2027年增长至78.5亿元。影石创新的业绩增速已在放缓,2025年第一季度,硬石创新的营收同比增长40.7%,但净利润却有所下滑,同比降低4.79%。
2025年6月登陆科创板后,创始人刘靖康明确将无人机作为第二增长曲线,试图通过“全景+飞行”的组合打开增量空间。
官宣发布全景无人机后,资本市场反应强烈。8月15日起,影石创新股价连续两日收获20%涨停,从14日收盘价187元飙升至19日盘中318.88元,3个交易日最大涨幅超70%。东方财富平台数据显示,影石创新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.76亿元。
对大疆来说,近年因产品创新不足屡遭质疑,急需寻找新赛道,它瞄准了全景相机、扫地机器人等新领域。早在2019年,大疆就以运动相机切入影石腹地,2025年推出全景相机Osmo360,更是直接瞄准影石的核心领地。
在消费群体上,智能影像消费群体高度重合,从旅行博主到专业创作者,用户对“天空+地面”“全景+特写”的全场景拍摄需求日益迫切。而影像处理、防抖算法、传感器技术等核心技术的共通性,为跨界提供了基础。
大疆的优势在于深厚的无人机技术壁垒及全球品牌认知,而影石的核心优势则是影像处理能力和全景技术积累。广州资深“飞手”蒙杰向羊城晚报记者介绍,大疆在影像和防抖技术方面有深厚积累,其在无人机领域的技术优势可部分迁移到全景相机上。例如,大疆首款全景相机Osmo360配备1英寸CMOS,支持8K/50fps超高清录制,画质理论上优于影石X5;另一方面,影石创新在全景相机领域积累了强大的影像处理技术,其AI低光视频增强技术可在弱光环境下录制出亮度更高、细节更丰富的4K视频。
技术加速迭代,行业格局调整
佛山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讲师李俊慧博士认为,影石创新与大疆各自切入对方专业赛道,源于智能影像市场消费群体高度重合及技术链共通,双方为寻找新增长点而展开跨界竞争。
“这次跨界竞争,双方都是有备而来。”李俊慧表示。
李俊慧认为,对行业来说,本次“互入腹地”将催生几大变化。一是技术创新被迫提速。影石将全景算法注入无人机,推动航拍画质突破;大疆则用无人机影像技术升级全景相机,Osmo360的DLOG-M模式实现“电影级剪辑”。双方的技术互鉴,倒逼行业在AI处理、多设备协同等领域加速迭代。
二是市场竞争从“存量”转向“增量”。影石以“全景无人机”激活航拍场景的潜在需求,大疆则凭品牌影响力扩大全景相机的大众认知,两者共同推动智能影像市场从“单一设备”向“全场景创作”扩容。
三是行业洗牌与分层加剧。短期内,影石或在专业级全景航拍市场占据15%-20%份额,大疆则在全景相机中高端市场分得25%-30%蛋糕;长期看,技术壁垒与用户习惯将推动市场分层,形成差异化共存格局。
将通过竞争推动技术融合和场景创新,消费者群体也能从中获益——两大龙头的跨界扩容,或将推动技术融合和场景创新,推动设备价格下探、功能迭代加速,消费者也将拥有更多更优质的拍摄和创作设备选择。
文|记者梁正杰
- 上一篇:刘耀文随舞跳了
- 下一篇:每天一个俯卧撑摔了一年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