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汽通用续命的“一口价”策略动摇, 卢晓苦等别克至镜挑大梁

  • 2025-08-06 00:00:58
  • 149

一年前,我们在《上汽通用:销量崩溃式下滑,庄菁雄还有多少时间?》这篇文章中,提出了上述疑问。

而在短短2个月之后,庄菁雄确定离任,继任者是卢晓。

一年之后的今天,卢晓交出的成绩还行。

2025年上半年,上汽通用累计销量为24.51万辆,同比增长8.64%。

虽说增幅不大,但相较于庄菁雄任内的销量暴跌,起码有了回暖的迹象。

就结果来看,卢晓的第一年任期,做了两项重大调整部署。

首先是提出了“一口价”策略,实际上就是变相的降价,以价换量,维持基本的销售盘。

再一个就是推出别克旗下新能源子品牌至镜,力图在新能源领域及时补位。

也就是说,“一口价”算是续命之举,为至镜的后续部署提供必要的准备时间。

只不过,就当下来看,卢晓的“一口价”策略正在面临动摇,而至镜的首辆车型,仍未上市。

合资品牌在新能源转型方面的通病,就是慢。

上汽通用要抓紧时间了。

以价换量艰难续命,“一口价”却面临终端动摇

卢晓接手的上汽通用,算是一个烫手的洋山芋。

2022年,庄菁雄回归上汽通用,被视为企业转型高压下的“救火队长”。

不曾想,庄菁雄并没有带领上汽通用重现年销量200万的辉煌,甚至未能扭转其销量持续下降的趋势。

而在庄菁雄任期的最后阶段,也就是2024年上半年,上汽通用的销量几乎腰斩,已经面临巨大的危机。

情急之下,卢晓被任命为上汽通用的下一位“救火队长”。

卢晓到了之后,随即开启了策略调整。

彼时,上汽大众旗下的途岳新锐,在上市时首创“一口价”模式,并取得不错的市场反响。

而身为上汽大众的兄弟车企,上汽通用紧跟节奏,于2024年9月24日宣布,旗下别克昂科威PLUS白金版执行“一口价”,引发市场热议。

不过,上汽通用的“一口价”策略,并没有立刻取得实质性的成效。

2024年,上汽通用全年销量仅有43.5万辆,同比大幅下滑了56.54%。

同年,上汽通用营收687.47亿元,同比显著下滑约52.68%;净利润亏损266.88亿元。

面对如此被动的局面,上汽通用选择继续加码“一口价”。

在2025年春季发布会上,上汽通用别克宣布,旗下车型全面推行“一口价”。

而All in的上汽通用,今年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8.64%,起码算是稳住了局面。

对此,卢晓表示,“今年上半年,上汽通用的主力新车进行了密集的升级换代,加上灵活高效的营销策略,上汽通用的销量表现持续向好”。

而在笔者看来,“灵活高效的营销策略”,才是其中的关键。

不过,就数据来看,今年上半年,汽通用的销量波动还是比较大的。比如2月,其销量同比增长133.60%,3月则下滑了29.32%。

销量的波动,是否意味着“一口价”策略在执行中的动摇?

果然,上汽通用的“一口价”车型在终端已然露出破绽。

要知道,“一口价”最大的特点就是普遍承诺全国和全网一个价,这有助于打消用户顾虑,并驱使经销商不再让价,以此来稳住市场价格。

然而,有媒体报道,上汽通用在各地的优惠政策,已经出现了巨大的差别,“一口价”开始崩了。

有经销商指出,上汽通用虽然定一口价,但车是自己买的,卖不掉就得自己扛,如今库存堆成山,只得降价甩卖。

总体而言,“一口价”策略就是在赌,效果好各方皆大欢喜,但如果扛不住压力,只能降价促销。

而接踵而至的降价,必将引起用户对于品牌的高度不信任,卖车就更难了。

说到底,“一口价”策略就是在为上汽通用搏一个喘息之机。

如今,续命的招数也开始动摇了。

别克与至镜的拧巴关系,新能源破局的时不待我

卢晓的任务,可不只是续命,还要破局,破新能源的局。

卢晓清楚,如果上汽通用接下来在新能源领域没有大的突破,单靠以价换量的“一口价”策略在燃油车市场苦苦支撑,前途将会很惨淡。

就在2025年4月21日,上汽通用别克在“致敬生活——2025别克品牌日”活动中,正式推出高端新能源子品牌“至境”,并同步发布“逍遥”超级融合架构及多款概念车。

也就是说,别克至镜成为上汽通用破局新能源领域的关键。

那么,为什么是别克?

我们知道,别克是上汽通用三驾马车之中最重要的品牌,其销量占比一直高达七八成,算是上汽通用的金字招牌。

比如在今年6月,上汽通用终端总销量为48675辆,其中别克品牌销量达37765辆,占比约77.6%,是绝对主力品牌。

而别克的销量之所以比较稳定,主要得益于用户对于品牌的忠诚度较高。

最近几个月卖得不错的GL8新能源车型,既得益于产品力优势和市场策略的双重推进,更迎合了别克老车主的置换需求。

从上述两点来看,上汽通用的新能源布局,必然需要别克来打开局面。

既然如此,为什么还要搞一个至镜子品牌?

说起来,作为一家合资车企,最近几年,别克在新能源车市场的转型速度其实也不算慢。

很早之前,别克就已经推出的微蓝6和微蓝7等车型,后续更依托全新平台打造出了别克E4、E5和别克GL8新能源车型,而且售价也是比较亲民的。

只不过,别克E4、E5这两款车型的销量,一直都不尽人意。今年6月,别克E4销量仅为60辆,别克E5也不过卖出1116辆。

唯一的销量亮点——别克GL8新能源,也在经历了数月的销量低迷之后,最近才有了些许起色。

总体而言,别克的新能源发展之路,并不算成功。既然如此,只能另起炉灶了。

也就是说,上汽通用推出别克至镜子品牌的考虑,既舍不得别克长期积累的品牌价值和稳定的用户基础,又要与别克的新能源转型之困做区隔,算是一种既要又不要的拧巴。

不管怎么,上汽通用起码找准了方向。

唯一的顾虑,就是别克至镜的推进速度。

在发布会上,上汽通用宣布,别克至境未来12个月内将推6款车型,到2026年新能源占比50%以上,2027年瞄准60%。

只不过,合资品牌的通病,就是转型速度太慢,且喜好立Flag。

时至今日,别克至镜的首款车型还有没推出,别说什么超高算力、 L2++级高阶辅助驾驶、智能座舱,技术不落地,就只是PPT。

别克至镜的当务之急,就是加速车型落地,在市场竞争中充分检验。

要不然,12个月内6款车型、2026年占比50以上,都是纸上谈兵。

更何况,“一口价”策略的续命之旅,已经动摇了。

卢晓和上汽通用,等不起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