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造百万豪车? 仰望干的这事, 老外都服了

  • 2025-07-22 10:06:17
  • 855

当年我第一次在路上看见仰望U8,还以为是劳斯莱斯幻影改款SUV。后来一查,吓一跳,这台车居然是中国自主品牌造的,还卖个百万?更离谱的是,它居然真卖出去了,还卖得不赖。

没错,仰望——这个比亚迪的高端品牌,用了不到两年时间,全系销量就突破了一万辆,直接把“百万级”这个中国品牌从来不敢碰的高地,给硬生生地打穿了。别看一万台不多,但这可是一辆均价百万的纯电硬派豪华,含金量不比蔚小理几十万台的便宜货差。

不服不行,仰望是真有点东西。

谁在买仰望?别以为只是富二代玩具

别以为仰望的客户全是“家里有矿”的小年轻。看看这波车主的构成——企业家、导演、艺术家,还有一大票“低调但有实力”的圈内人。

其中一位我认识的朋友,开的是奔驰G63,换仰望U8的理由让我无语又佩服:“奔驰G出去玩,经常陷车,仰望U8能原地掉头、360度转圈、炸轮都能开,我开着都怕它无聊。”这是在夸还是在吐槽我也没搞明白,但说明一点——仰望确实不是那种“花架子”高端,它是真的能打。

更关键的是,这帮人买U8不是为了显摆,而是因为它有点“超纲”——能下水、能漂移、能救人,甚至连轮胎都爆了还能开,这不是普通意义上的SUV,这是一台“移动的科技展览馆”。

真香定律:中国高端,别人说不行我们就偏要做出来

以前很多人说,中国车就别碰高端了,老老实实做10万-20万的性价比路线吧。但仰望偏不。

U8一上来就定了百万级别,U9干脆对标法拉利、兰博基尼,玩起了纯电超跑。你说它狂吧,它真有底气;你说它太激进了吧,它又不差钱——背后是比亚迪,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,有刀片电池、有易四方平台、有仿生学车身,还有自主研发的电机、电控、芯片一条龙。

你以为它只是个花钱堆料的形象工程?别忘了,比亚迪是靠卖得动的东西赚钱的。仰望这条线虽然烧钱,但人家不是玩票,是奔着树立技术壁垒、打穿认知上限去的。

你能想象吗?一台中国车,居然靠“炸轮还能跑”惊艳了外国评测圈。老外一开始不信,后来试完一个个服气得不行——这哪是车,这是陆地版钢铁侠。

技术不吹不黑,真是“卷王中的战斗机”

再说说仰望核心技术:易四方平台。听着唬人,其实理解起来很简单——四个电机分别驱动四个轮子,能做到精细到每秒几十次的动态调整。这带来的是什么?

一句话:人类第一次可以用电机“替代物理差速锁”,做到真正意义上的“扭矩无极调控”。这在燃油时代压根没人做得到,因为发动机+变速箱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快的响应和控制。

还有那个比电影还离谱的“原地调头”和“轮胎炸了照样开”,不是魔术,是仰望把底层控制算法做到极致的结果。再配合上大电池+超级快充+L3级别智能驾驶辅助,这车除了不会飞,其他的你几乎都能想得到。

而且这些技术,不是画饼,而是真实交付、真实跑在马路上的。对不起,很多百万级燃油车,在仰望面前,还真有点“土”。

中国高端,不再只是口号

回头看,中国车企搞高端不是一两天了,但以前更多是“外形拉满,内核拉垮”。仰望这次硬碰百万豪车市场,玩的却是真家伙。

一万台的销量看似不多,但每一台都是标志性的突破。过去中国品牌能卖10万已经谢天谢地,现在仰望一开口就百万,重点是有人真买账。

有人说,仰望是比亚迪的“技术秀肌肉窗口”,这话对一半。另一半是,它也在真正改变“高端=合资”的刻板印象。连国外友人都开始研究仰望的技术方案,甚至表示希望引入本地化生产,这放在5年前你敢想吗?

写在最后:仰望,是对“中国制造”的一次反向输出

以前我们总想着模仿国外高端,现在好了,中国自己搞出了一套全新的豪华定义。不是靠皮草包裹的内饰、不是香槟杯架的浮夸,而是真刀真枪地干出能打的技术,造出能用的“超级车”。

仰望U8和U9,能不能撑起一个品牌,或者带动整个中国品牌冲击高端?没人能给确定答案。但它起码迈出了第一步,而且这一步——是扎实的,不是PPT吹出来的。

所以,那些看不起中国品牌的,可以闭嘴了;那些还在犹豫要不要买“国产百万豪车”的朋友,大可放心去试试。你会发现,这车不仅撑得住面子,更能给足你里子。

仰望加油,中国高端,真的可以有。